食品廢水處理之啤酒預處理技術中的常用的4種處理工藝
啤酒在我國的銷量一直遙遙領先,占據很大的市場份額。在食品廢水處理行業,啤酒廢水的預處理主要針對一些高污染的啤酒廢水。這些廢水必須經過預處理,以降低原有廢水的污染指標。在達到排放標準后再利用。下面小編跟大家分享啤酒廢水預處理技術中常用到的幾種方法。
啤酒廢水預處理技術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學法、生化法和上述方法的結合。近年來,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也應運而生。
(一)物理方法
啤酒廢水通常含有一些可見物質,包括懸浮物(SS)和沉降物。污水回用處理的第一階段一般采用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是依靠懸浮物的密度使低密度物料漂浮和高密度物料沉降,包括篩分、氣浮、重力沉降、平衡調節、離心分離和機械絮凝。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物理方法不能完全去除這些污染物或將它們完全分離。需要進一步的化學方法。
(二)化學方法
化學方法包括:加入pH調節劑使廢水中和,加入絮凝劑使膠體物質凝結沉淀,加入氧化劑(如O 3、Cl2、空氣)使廢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
(三)生化方法
目前國內外啤酒廠工業廢水處理系統均采用生化處理。根據生物處理過程中是否需要曝氣,將生化處理方法分為好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好氧生物處理是在有氧的情況下,好氧微生物(通常是細菌)消耗水中的有機物,將可溶性固體轉化為可沉淀固體,產生二氧化碳、水和氨氣,然后沉淀的過程。目前,有三種主要的好氧生物處理方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氧化池法。
厭氧生物處理是將有機物無空氣(或氧氣)通過厭氧微生物轉化為沼氣(CH455%-75%,CO2 25%-40%)的過程。根據不同的裝置設計,本階段主要的厭氧處理方法有上流式厭氧污泥反應器(UASB)、厭氧流化床反應器(FBR)和厭氧內循環反應器(IC)。與好氧生物處理相比,厭氧生物處理能耗低,污泥量少。適用于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COD>2000mg/L,BOD5>1000mg/L),產生沼氣。但是,它要求高溫、高pH、啟動緩慢、出水COD高。因此,生物處理正朝著厭氧+好氧綜合處理的方向發展。實踐證明,厭氧+好氧處理啤酒廢水是一種成熟可靠的工藝,已成為我國啤酒廢水處理工藝的主流技術。
(四)微生物燃料電池
微生物燃料電池(MFC)是以酶或微生物為陽極催化劑,氧化有機物,通過代謝發電的裝置。由于MFC可以在處理有機廢水的同時獲得電能,因此引起了學者的廣泛關注。其主要原理是在微生物細胞中代謝和分解可降解有機物(廢水中的有機物),并通過呼吸鏈將該過程產生的電子傳遞到細胞膜。然后電子進一步從電池膜轉移到電池的陽極。陽極上的電子通過外部電路到達電池的陰極。在陰極表面,有機物代謝分解過程中產生的電子和電子受體(氧化)與氧、質子等試劑的結合從陽極擴散到陰極,從而完成整個微生物燃料電池的電子傳遞過程。
以上4種方法就是小編跟大家介紹的啤酒廢水預處理技術中的常用處理工藝。啤酒廢水的MFC預處理具有以下特點:(1)基質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能量利用率高;(2)有機物利用率高,廢水中的各種有機物可作為發電燃料;(3)常溫、高壓下運行。當然,條件溫和;(4)不收費;(5)產生的氣體不需要處理,主要產生二氧化碳(不含氮氣、硫化氫、硫化氫)。CH4、H2等;(6)污泥產量低。